岩溶隧道围岩水力破坏机制研究

被引:30
作者
王建秀 [1 ,2 ]
冯波 [2 ]
张兴胜 [2 ]
唐益群 [1 ,2 ]
杨坪 [1 ,2 ]
机构
[1] 同济大学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
基金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岩溶隧道; 岩体结构; 水力破坏模式; 水力破坏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U451.2 [];
学科分类号
0814 ; 081406 ;
摘要
将不同围岩结构岩溶隧道的水力破坏模式划分为:(1)非贯通盲端裂纹的扩展;(2)贯通裂纹的横向扩展;(3)隔离体岩块的失稳;(4)溶洞岩壁整体失稳。分析各种破坏模式的力学机制,采用断裂力学方法分析非贯通盲端裂纹及贯通裂纹的横向扩展条件,将非贯通盲端裂纹视为"无限大"体中的片状裂纹,用Green和Sneddon的求解结果计算裂纹起裂条件;将隧道–溶洞岩壁上裂隙视为岩板上贯通裂纹,按照复变函数推导出的Westergaard解计算裂纹起裂条件。采用基于赤平投影与实体比例投影的极限平衡法分析隔离体岩块的失稳机制,给出考虑水压力作用的极限平衡计算公式;采用强度折减法分析溶洞岩壁整体失稳的破坏特征。针对各破坏模式给出防治措施,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363 / 137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隧道岩溶围岩力学特性的初步研究.[D].李奎.西南交通大学.2005, 06
[2]  
断裂力学.[M].丁遂栋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
[3]  
岩溶地下水资源评价灰色系统理论与方法研究.[M].郭纯青等著;.地质出版社.1993,
[4]  
应力强度因子手册.[M].中国航空研究院编著;.科学出版社.1993,
[5]  
断裂力学原理.[M].赖祖涵编著;.冶金工业出版社.1990,
[6]  
岩体结构力学.[M].孙广忠著;.科学出版社.1988,
[7]  
赤平极射投影在岩体工程地质力学中的应用.[M].孙玉科;古迅 著.科学出版社.1980,
[8]  
中国岩溶研究.[M].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岩溶研究组 著.科学出版社.1979,
[9]   侧部岩溶隧道围岩稳定性数值分析与研究 [J].
谭代明 ;
漆泰岳 ;
莫阳春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 28(S2) (S2) :3497-3503
[10]   侧部水压充填型岩溶隧道围岩变形特征分析 [J].
黎代仁 .
路基工程, 2009, (04) :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