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源藻类及其毒素污染与消化系统肿瘤的关系

被引:23
作者
陈晓东
林萍
吕永生
丁震
蔡祖根
朱惠刚
不详
机构
[1]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放射防护科
[2]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南京
[3] 南京
[4] 南京
关键词
藻类; 藻毒素; 消化道肿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5 [消化系肿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分析江苏省饮用水源富营养化现状 ,探讨藻类及其毒素污染与消化道肿瘤的关系。方法 对近期江苏省水源水质评价的监测资料和公开发表的论文资料进行整理和再分析。理化指标检测按“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GB5 75 0 - 85进行。藻类数量种群和叶绿素分级评价按《湖泊富营养化调查规范》进行。藻类毒素用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方法进行测定。结果 水源水中藻类种属主要为蓝藻门、隐藻门、硅藻门、绿藻门。富营养化严重程度依次为太湖、骆马湖、北山水库、如东内河和运河 ,最低是长江 (贫营养 )。不同饮用水源类型中藻毒素含量阳性率高低顺序是 :太湖水源水、沟塘水、河水、浅井 ,而深井水为 0 ,太湖水为水源的水厂其出厂水有阳性。饮用不同水源的肝癌死亡率高低顺序为沟塘水、河水和浅井水 ,这与藻毒素污染程度一致。全省 9个消化道肿瘤高发县均为太湖、洪泽湖流域和水网地区 ,而低发地区为非水网地区或多山地区。结论 江苏省饮用水源藻类及藻毒素污染已成为水源水质普遍恶化的重要因素。藻类污染的优势种群突出 ,富营养化程度比较严重。藻类及藻毒素污染与人群消化道肿瘤有联系。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4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某市地面水源水厂取水口搬迁原因分析 [J].
包建良 ;
庞建阳 ;
钱爱清 .
环境与健康杂志, 1999, (02) :23-24
[2]   江苏几个地区与某湖周围水厂不同类型水微囊藻毒素调查 [J].
董传辉 ;
俞顺章 ;
陈刚 ;
陈传炜 ;
周学富 ;
陈公超 ;
王明荣 ;
陈良 ;
胡旭 .
环境与健康杂志, 1998, (03) :17-19
[3]   W市饮用水水源富营养化的初步研究 [J].
蔡祖根 ;
钱松 ;
王金敖 ;
周明浩 .
环境与健康杂志, 1997, (06) :5-7
[4]   海门农村饮水与肝癌关系的初步研究 [J].
陈公超 ;
徐小英 ;
黄裕华 .
中国公共卫生学报, 1997, (01) :6-7
[5]   肝癌高发区不同饮用水类型中微囊藻毒素含量调查 [J].
陈刚 ;
俞顺章 ;
卫国荣 ;
陈公超 ;
徐小英 ;
黄裕华 ;
Ken-ichi Harada ;
Yoshio Ueno .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1996, (01)
[6]  
湖泊富营养化调查规范[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金相灿,屠清瑛主编, 1990
[7]  
水质分析大全[M].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 , 张宏陶主编,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