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对农地利用强度的影响

被引:7
作者
柯新利
祁凌云
黄翔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城镇化; 农地利用; 耕地面积; 人均GDP; 粮食安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1.1 [土地问题]; F299.21 [城镇形成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083304 ;
摘要
以武汉城市圈为案例区,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从经济城镇化、土地城镇化、社会城镇化、人口城镇化等方面定量分析了城镇化对农地利用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济城镇化、土地城镇化、社会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对农地利用强度均具有显著的影响;人均GDP对农地利用强度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城镇化进程中非农就业机会的增加对农地利用强度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减少量对农地利用强度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人口城镇化对农地利用强度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公路密度对农地利用强度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农业机械总动力在当前阶段对农地利用强度有抑制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基于粮食安全与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以武汉城市圈为例 [J].
柯新利 ;
孟芬 ;
马才学 .
资源科学, 2014, 36 (08) :1572-1578
[2]   中国城市化、农业土地利用强度和空间格局的变化研究——基于东、中、西部县域面板数据 [J].
蒋黎 ;
崔凯 .
农业技术经济, 2014, (01) :56-64
[3]   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的空间差异研究——以浙江省69县市为例 [J].
杨丽霞 ;
苑韶峰 ;
王雪禅 .
中国土地科学, 2013, 27 (11) :18-22+30
[4]   基于固定效应模型的能源资源禀赋与产业结构关系研究 [J].
吴海兵 ;
肖地楚 ;
王欣欣 ;
邹安全 ;
王建平 .
宏观经济研究, 2013, (10) :59-66
[5]   通辽北部农牧交错生态脆弱区农地利用强度与潜力分析 [J].
齐跃普 ;
崔永清 ;
李新旺 ;
王树涛 ;
孙景璐 ;
耿志阔 .
自然资源学报, 2010, 25 (12) :2072-2080
[6]   基于固定效应模型的省域建筑产业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J].
贾志永 ;
朱五龙 ;
刘高峰 .
统计与决策, 2009, (24) :92-93
[7]   基于能值分析的农业土地利用强度 [J].
张微微 ;
李红 ;
霍霄妮 ;
孙丹峰 ;
周连第 .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 (07) :204-210
[8]   北京市城市土地利用强度空间结构研究 [J].
闫永涛 ;
冯长春 .
中国土地科学, 2009, 23 (03) :37-43
[9]   江苏省13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时空变异及驱动因素 [J].
雷广海 ;
刘友兆 ;
陆效平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 18 (01) :7-13
[10]   土地利用集约度的测度方法 [J].
李秀彬 ;
朱会义 ;
谈明洪 ;
辛良杰 .
地理科学进展, 2008, (06) :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