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 条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小板膜表面抗人活化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血浆凝血噁烷B2、6-酮-前列腺素F1α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8
作者:
吾柏铭,潘宜智,洪小苏,刘励军,张莉丽,高岚,陈建昌
机构:
[1] 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
来源: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塞,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凝血噁烷B2,6-酮-前列腺素F1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2.2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血小板膜表面抗人活化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单克隆抗体SZ-51,以放射免疫法,检测24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发病1周内的血小板膜表面GMP-140、血浆凝血烷B2(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动态变化,并与20例健康人对照。AMI的GMP-140、TXB2和6-keto-PGF1α在发病早期已明显增高,48h达高峰,以后呈逐渐下降的规律性变化,这表明AMI早期,血小板高度活化。TXB2和6-keto-PGF1α与GMP-140正相关。梗塞范围广、病情重时,这三项指标增高更为显著。这提示,检测上述指标对监护病情,以及评估预后可能有辅助参考价值,并为发病早期选用抗血小板活性药物提供了客观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1+59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