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庐山第四纪冰川

被引:2
作者
刘昌茂
机构
[1] 华中师范学院地理系
关键词
第四纪冰川; 大坳; 宽谷; 泥石流堆积; 冰斗; 庐山; 王家坡; 冰川发育; 冰川堆积; 流水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是流水侵蚀形态还是冰川侵蚀形态有的学者认为,大坳冰斗不具备一个典型冰斗所必有的斗门槛和平坦或下凹的斗底,因而,不宜称为冰斗。自然界的地貌现象,在它形成后由于遭受种种外力作用的强烈修饰和严重破坏,一般说都不十分典型,甚至仅有遗迹的残留,地貌工作者的任务就是以此来恢复其原始地貌。庐山冰川遗迹不是现代冰川而是第四纪更新世冰川塑造,当然也不例外。为了弄清上述问题,我们今年进大坳冰斗底部观测。它是一个长千余米、宽千米、深百余米的山峰环抱而向北西开口的半圆形洼地,不仅具备了有的学者也承认与冰斗相似的较陡峻后壁和侧壁,而更重要的是它还具备了有的学者认为不具备冰斗所必有的斗门槛和平坦的斗底。大坳冰斗口狭窄,有一由大月山粗砂岩所组成的高出斗底十余米的斗门槛,其长数十米,仅靠右侧有一由后期流水侵蚀破坏的小缺口,而且还有向北西微微倾斜的平坦斗底,故它完全具备了一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4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中国东部第四纪自然环境的演变 [J].
杨怀仁 ;
徐馨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0, (01) :121-144+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