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五省市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15
作者
卢亚灵 [1 ,2 ]
徐丽芬 [2 ]
马宗文 [2 ]
颜磊 [2 ]
许学工 [2 ]
机构
[1]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环境规划与政策模拟重点实验室
[2]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生态风险; 生态系统受体; 易损性; 环渤海地区;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12.0023
中图分类号
X826 [生物评价、生态评价];
学科分类号
1402 ;
摘要
生态风险评价是近20年来兴起的一个研究热点,是地理学、生态学、环境风险评价等领域的综合交叉点。对生态风险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研究区内的生态环境状况,从而降低生态风险,改善人地关系。环渤海地区是人地矛盾非常突出的典型区域。本文参考美国环保署(USEPA)的框架,根据相对风险评价模型的分级排序思想,评估环渤海五省市的单项及综合生态风险值。采用生态资产表征生态终点,进行风险受体的损失度量;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和ArcGIS加权叠加的方法,进行受体环境的脆弱性评价;基于土地利用和植被斑块数据,利用景观格局指数法评价生态系统的结构易损性。结果表明:海陆交错带、山地丘陵区和城市是典型的高生态风险区域;低风险区域主要分布在地形、水热、植被状况好、灾害频次低的平原和部分丘陵地区。对于高风险的区域,做好风险防范至关重要。
引用
收藏
页码:227 / 23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城市水源地生态风险评价 [J].
郭先华 ;
崔胜辉 ;
赵千钧 .
环境科学研究, 2009, 22 (06) :688-694
[2]   区域生态风险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J].
周婷 ;
蒙吉军 .
生态学杂志, 2009, 28 (04) :762-767
[3]  
区域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J]. 蒙吉军,赵春红.应用生态学报. 2009(04)
[4]   生态风险评估的方法与步骤 [J].
李秀峰 .
甘肃农业, 2008, (08) :52-53
[5]   基于景观结构的城乡交错带生态风险分析 [J].
荆玉平 ;
张树文 ;
李颖 .
生态学杂志, 2008, (02) :229-234
[6]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生态资产测量及其动态变化分析 [J].
朱文泉 ;
张锦水 ;
潘耀忠 ;
阳小琼 ;
贾斌 .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03) :586-594
[7]   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J].
陈辉 ;
刘劲松 ;
曹宇 ;
李双成 ;
欧阳华 .
生态学报, 2006, (05) :1558-1566
[8]   中国生态区划方案 [J].
傅伯杰 ;
刘国华 ;
陈利顶 ;
马克明 ;
李俊然 .
生态学报, 2001, (01) :1-6
[9]   黄河三角洲湿地区域生态风险评价 [J].
许学工 ;
林辉平 ;
付在毅 ;
布仁仓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1) :111-120
[10]  
环渤海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可持续利用研究[M]. 科学出版社 , 傅伯杰等著,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