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络病理论探讨帕金森病中医病理机制及治疗

被引:12
作者
张晓霞
吴之煌
机构
[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综合科
关键词
络病理论; 帕金森病; 学术探讨;
D O I
10.16025/j.1674-1307.2011.02.014
中图分类号
R277.7 [中医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学科分类号
1005 ;
摘要
络病学说在中医发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由于中医学术发展史上的重经轻络及络脉的庞大繁杂难以把握,使得络病理论未能得到深入研究,亦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以往对帕金森病的病因、病机多从痰热动风,肝肾阴虚、血瘀动风,气滞血瘀、虚风内动等方面进行探讨,尚未有从络病角度去研究。本文正是按照这样的思路,运用络病理论探讨帕金森病中医病理机制及治疗,使中医学向着微观的方向发展,并升华为新的中医病机理论。
引用
收藏
页码:115 / 11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从贺普仁的“以血行气”“络血学说”理论看血与气的关系 [J].
张晓霞 ;
寇焰 ;
吴之煌 .
北京中医, 2004, (04) :215-216
[2]   超短波与丹参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保护作用的比较研究 [J].
苑秀华 ;
张立新 ;
张志强 .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04, (02) :17-19
[3]   三七皂甙Rg1纹状体内注射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免疫炎症损伤的拮抗效应 [J].
张林波 ;
杨贵贞 .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04, (02) :121-123
[4]   督脉穴为主治疗帕金森病临床分析 [J].
李小军 .
中国针灸, 2003, (08) :9-10
[5]   当归多糖对血瘀证动物免疫功能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J].
凌小曼 ;
丁虹 ;
罗顺德 ;
张晓健 ;
张连和 .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2, (10) :8-10
[6]   当归多糖清除活性氧自由基作用的研究 [J].
李贵荣 ;
吕昌银 ;
杨胜圆 .
南华大学学报(理工版), 2002, (03) :18-20
[7]   震颤麻痹病110例辨治规律探讨 [J].
刘泰 .
辽宁中医杂志, 2002, (02) :82-83
[8]   中药颤振平治疗老年颤证临床和实验研究 [J].
隆呈祥 ;
邹忆怀 ;
韩晓军 ;
李秀琴 ;
孙建宁 ;
秦腊梅 ;
陈志刚 ;
刘岑 ;
王永炎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9, (06) :57-60
[9]   王永炎教授治疗颤振病(帕金森氏病)经验探讨 [J].
邹忆怀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6, (04) :15-16
[10]   震颤麻痹的中医治疗 [J].
王克勤 .
中医药研究, 1991, (02) :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