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观博弈的产业集群动态共生稳定研究

被引:4
作者
蔡绍洪
陆琳
机构
[1] 贵州财经学院/贵州省经济系统仿真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产业集群; 主观博弈; 动态共生;
D O I
10.19654/j.cnki.cjwtyj.2011.05.006
中图分类号
F270 [企业经济理论和方法]; F224.32 [博弈论];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1201 ;
摘要
产业集群具有较高的产业竞争优势和产业经济效率,是我国加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实现区域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然而,产业集群并非天然的具备产生协同效应的能力,现有成果也未能深入研究产业集群结构动态变化机理,这对合理引导产业集群动态共生发展造成了一定的缺失。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运用主观博弈理论分析产业集群动态共生稳定制度的内生演化机理。研究表明,产业集群的动态共生稳定条件取决于集群企业博弈收益差距程度、实现自身收益变化方式等因素。通过对底特律汽车产业集群动态共生的发展历程分析完成对该模型的检验。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主观博弈论与制度内生演化 [J].
黄凯南 .
经济研究, 2010, 45 (04) :134-146
[2]   联盟动态稳定:基于互依平衡的理论研究 [J].
徐礼伯 ;
施建军 .
中国工业经济, 2010, (03) :97-107
[3]   底特律三巨头,重装出发 [J].
陈曦 .
装备制造, 2010, (01) :76-78
[4]   产业集群治理的逻辑与机制 [J].
张聪群 .
经济地理, 2008, (03) :388-392+429
[5]   治理机制与企业网络的规模:嵌入性视角的研究 [J].
陈艳莹 ;
原毅军 .
中国工业经济, 2006, (09) :102-108
[6]   全球化视角下产业集群的治理与升级 [J].
李文秀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03) :360-365
[7]   产业集群治理分析框架初探 [J].
杨慧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6, (05) :102-104+108
[8]   全球价值链动力机制与产业发展策略 [J].
张辉 .
中国工业经济, 2006, (01) :40-48
[9]   主观博弈论视角下的制度变迁——兼谈诚信问题 [J].
谢光启 ;
魏子力 .
商业研究, 2004, (12) :65-67
[10]  
循环产业集群.[M].蔡绍洪; 著.人民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