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东亚合作战略评析——区域性公共产品的视角

被引:20
作者
贺平
机构
[1]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日本研究中心
关键词
区域性公共产品; 东亚区域合作; 战略意愿; 供给能力; 外部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31.3 []; D831.3 [];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302 ; 030206 ; 030208 ; 1407 ;
摘要
区域性公共产品的供给和消费是分析东亚区域合作的一个新的理论视角。二战结束以来,日本在不同阶段提供了各种形态的区域性公共产品,这成为日本促进东亚经济一体化和实现自身大国外交战略的核心途径之一。为了实现最优供给模式,日本经历了从单向供给到机制建设的转变。在此过程中,日本分别遵循"开放的地区主义"和"竞争性合作"等原则,处理和协调与域外大国和域内大国的关系,并力图通过"加权总和"和"最优环节"等供给方式缓解战略意图与供给能力之间的矛盾。
引用
收藏
页码:101 / 122
页数:22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区域性国际公共产品——解析区域合作的另一个理论视点 [J].
樊勇明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8, (01) :7-13+4
[2]   霸权、全球主义和地区主义——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公共物品供给的多元化 [J].
张建新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5, (08) :31-37+5
[3]   亚洲共同货币的意义以及日中合作的重要性 [J].
中岛厚志 .
日本学刊, 2005, (01) :87-93
[4]  
地区构成的世界[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美) 卡赞斯坦, 2007
[5]  
东亚的复兴[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美)乔万尼·阿里吉(GiovanniArrighi), 2006
[6]  
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美)吉尔平(Gilpin, 1989
[7]  
East Asia's new economic integration strategy: Moving beyond the FTA[J] . Yukiko Fukagawa.Asia-Pacific Review . 2005 (2)
[8]  
Political leadership, informality, and regional integration in East Asia: The evolution of ASEAN plus three[J] . Yoshimatsu Hidetaka.European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 . 2005 (2)
[9]  
Japan as the “Indispensable Nation” in Asia: A Financial Brand for the 21st Century[J] . William W. Grimes.Asia-Pacific Review . 2005 (1)
[10]  
Beyond Product Cycles and Flying Geese: Regionalization, Hierarchy, and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East Asia[J] . Mitchell Bernard,John Ravenhill.World Politics . 199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