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白水台钙华景区的水化学和碳氧同位素特征及其在古环境重建研究中的意义

被引:31
作者
刘再华
游省易
李强
张美良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2] 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
[3]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4] 广西师范大学生物系
[5] 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 桂林
[6] 武汉
[7] 桂林
关键词
水化学; 碳氧稳定同位素; 热成因钙华; 古环境重建; 白水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 [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采用水化学仪器自动记录、现场滴定和样品碳氧稳定同位素测试相结合等方法 ,对云南中甸白水台钙华景区的水化学和碳氧稳定同位素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主要结论是 :形成白水台钙华的泉水具有很高的钙和重碳酸根离子浓度 ,相应地 ,泉水的CO2 分压显著高于土壤生物成因所能产生的CO2 分压。结合泉水出露的地质条件及其碳稳定同位素特征 (δ1 3C=- 1 .2 3‰ )的分析 ,进一步发现 ,高CO2 分压主要与深部地热成因的CO2 有关 ,而非原来普遍认为的“是温暖湿润气候的产物”。可见 ,白水台钙华属于热成因类钙华。由此 ,根据白水台不同时代钙华氧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差异 ,对钙华形成时的水温进行了计算。结果发现自白水台钙华形成以来 ,水温变化高达 1 1℃ ,即从最老 (<3 5万年 )钙华形成时的 2 1℃降至现在的 1 0℃。这可能与本地区强烈抬升导致的气温降低有关 ,也可能反映出地热对水温的影响在降低。此外 ,本文对用热成因类钙华进行古环境重建研究中值得注意的问题也做了讨论。这些问题包括放射性碳测年中“死碳”(来自深部碳酸盐碳和深部CO2 )的干扰及由深源CO2和CO2 自水中逸出导致的钙华1 3C富集 ,后者在利用类似热成因碳酸盐沉积的δ1 3C进行古植被重建时也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459 / 46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国典型表层岩溶系统的地球化学动态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J].
刘再华 ;
袁道先 .
地质论评, 2000, (03) :324-327
[2]   灵台红粘土-黄土剖面晚中新世以来钙质结核的碳同位素记录及其古植被指示意义 [J].
杨石岭 ;
丁仲礼 ;
顾兆炎 ;
孙继敏 ;
熊尚发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8, (21) :2323-2326
[3]   四川黄龙钙华的形成 [J].
刘再华 ;
袁道先 ;
W.Dreybrodt ;
U.Svesson .
中国岩溶, 1993, (03) :4-10
[4]   中国岩溶旅游资源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 [J].
朱德浩 .
中国岩溶, 1992, (04) :70-77
[5]  
同位素水文地质概论[M]. 地质出版社 , 王恒纯主编, 1991
[6]  
Geochemical features of the geothermal CO 2 -watercarbonate rock system and analysis on its CO 2 sources[J] . Zaihua Liu,Daoxian Yuan,Shiyi He,Meiliang Zhang,Jiagui Zhang.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Earth Sciences . 200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