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秩和比的京津冀综合承载力比较研究

被引:15
作者
王树强
张贵
机构
[1] 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综合承载力; 秩和比; 京津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6 [环境容量与环境自净];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运用秩和比方法对京津冀三地的土地资源、水资源、环境容量、能源、交通设施、市政设施和社会等综合承载力进行了总体分析与评估。研究发现,环京津"生态悬崖"和"公共服务洼地"的轮廓日渐明晰,这意味着与京津相比,河北省综合承载力脆弱,从自然生态角度分析,除土地承载力略具优势外,水资源、环境容量承载力羸弱不堪;从公共服务角度分析,除交通设施承载力略具优势外,能源、市政设施、医疗和教育等承载力明显不足。京津冀一体化的目标并非产业一体化,而是环保规制的同步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具体来讲就是完善并统一京津冀资源价格形成机制、生态产品市场化机制和社会保障政策。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基于突变理论的工业园区环境承载力动态评价方法 [J].
徐琳瑜 ;
康鹏 ;
刘仁志 .
中国环境科学, 2013, (06) :1127-1136
[2]   基于向量模法的西安市水环境承载力研究 [J].
耿雅妮 .
中国农学通报, 2013, 29 (11) :168-172
[3]   基于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东辽河流域水环境承载力评价 [J].
程兵芬 ;
罗先香 ;
王刚 .
水资源保护, 2012, 28 (06) :33-36
[4]   基于生态足迹法的区域水生态承载力研究——以浙江省湖州市为例 [J].
刘子刚 ;
郑瑜 .
资源科学, 2011, 33 (06) :1083-1088
[5]   基于指标体系和层次分析法的洱海流域水环境承载力动态研究 [J].
李新 ;
石建屏 ;
曹洪 .
环境科学学报, 2011, 31 (06) :1338-1344
[6]   我国主体功能区的划分与评价——基于承载力视角 [J].
石刚 .
城市发展研究, 2010, (03) :44-50+55
[7]   区域环境经济承载力测算与分析——以山东省为例 [J].
张红 ;
王亚东 ;
岳晓燕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9, 28 (03) :126-129
[8]   环境承载力量化模型研究 [J].
刘仁志 ;
汪诚文 ;
郝吉明 ;
苏保林 ;
马永亮 .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09, (01) :49-61
[9]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模糊线性规划模型及应用 [J].
凌和良 .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08, 38 (24) :103-106
[10]   辽河流域水环境承载力的仿真模拟 [J].
赵卫 ;
刘景双 ;
孔凡娥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8, (06) :738-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