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混播牧草地建植技术

被引:8
作者
冯志茹 [1 ]
刘淑华 [1 ]
赵淑芬 [1 ]
李艳华 [2 ]
机构
[1] 林西县草原工作站
[2] 林西县林西镇动物检疫站
关键词
盐碱地; 混播牧草; 建植技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4 [饲料作物、牧草];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混播牧草改良盐碱荒地具有明显效果。选择苜蓿、草木樨、冰草、披碱草、老芒麦、野大麦、碱茅等耐盐牧草,根据盐碱含量确定草种组合及比例,播种量为22.5~30.0kg/hm2;整地后不起垄,平地撒播;生长当年除2次杂草。牧草生长第2年和第3年平均干草产量分别达到9043.3 kg/hm2(含草木樨)和3173.7kg/hm2。产量分别是原始植被的5.6倍和2.0倍。优质牧草占总产量的81.2%和77.1%。牧草播种当年碱斑较大,次年碱斑缩小,第3年碱斑全部消失,牧草均匀覆盖地面,长势旺盛。
引用
收藏
页码:144 / 145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略论巴盟河套灌区土壤盐渍化发生发展原因及其防治途径 [J].
沈慈荫 .
内蒙古农业科技, 1987, (04) :28-31+22
[2]   土默川地区盐碱化草滩种草利用的研究 [J].
樊润威 ;
崔志祥 ;
李守明 .
内蒙古农业科技, 1987, (01) :3-7
[3]   绿肥牧草耐盐情况试验简报 [J].
李守明 ;
崔志祥 ;
樊润威 ;
妥德宝 .
内蒙古农业科技, 1985, (02) :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