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史研究取向与趋势及其启示

被引:12
作者
周洪宇
周娜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国际教育史学大会; 现代国际教育史学; 中国教育史学科; 文化与教育; 教育身体史;
D O I
10.13763/j.cnki.jhebnu.ese.2016.01.003
中图分类号
G511 [教育改革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作为目前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教育史学术组织,国际教育史常设会(ISCHE)深刻地影响着现代国际教育史学。中国教育史学科的发展迫切需要走向世界,而国际教育史学大会作为一扇中外教育史学交流的窗口在此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标志着国际教育史研究的取向及趋势,对我国教育史学界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筹办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文化逻辑——以中国与大会的关系为视角 [J].
王育济 .
史学理论研究, 2015, (03) :14-20
[2]   村童与塾师:一种风俗画的教育诠释 [J].
丁钢 .
社会科学战线, 2015, (02) :242-248
[3]   读书·修身·治家——《曾国藩日记》阅读札记 [J].
田正平 .
教育研究, 2014, 35 (12) :115-125
[4]   从女人史到性别史 [J].
Laura Lee Downs ;
苑莉莉 .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4, 26 (01) :70-84
[5]   “寻病源”与“读方书”——《黄炎培考察教育日记》阅读札记 [J].
田正平 .
教育研究, 2013, 34 (12) :110-117
[6]   论现代作家日记的文学史价值——兼析研究中存在的两个问题 [J].
刘增杰 .
文史哲, 2013, (01) :125-136+167
[7]   清末废科举、兴学堂的另一类解读——《朱峙三日记(1893—1919)》阅读札记 [J].
田正平 .
教育研究, 2012, 33 (11) :128-134
[8]   “救国千万事,造人为最要”——胡适《留学日记》阅读札记 [J].
陈胜 ;
田正平 .
教育研究, 2011, 32 (08) :93-97
[9]   横看成岭侧成峰:乡村士人心中的清末教育变革图景——以《退想斋日记》和《朱峙三日记》为中心的考察 [J].
陈胜 ;
田正平 .
教育学报, 2011, 7 (02) :101-107
[10]   视域融合与历史构境:实践活动取向的教育史研究 [J].
刘来兵 ;
周洪宇 .
教育研究, 2011, 32 (02) :2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