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流域暴雨时空特征研究

被引:14
作者
于文金 [1 ,2 ]
阎永刚 [1 ]
邹欣庆 [3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省部共建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河海大学 海岸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南京大学 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太湖; 暴雨; 降水极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2 [液态降水(降雨)];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暴雨灾害是一种主要的气象灾害,论文选择经济发达的太湖流域为研究区域,运用小波、线性趋势模拟、P-Ⅲ型概率密度函数、Mann-Kendall法等方法对太湖流域暴雨的时空变化特征及趋势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显示:①太湖流域55 a平均年暴雨日数有2.9个,年际变化幅度比较剧烈。1991—2000年是暴雨日数多发期,1959、1968和1978年暴雨日数较少,呈弱"倒U"型。暴雨频次平均值的空间分布呈现南多北少、西多东少的分布格局。暴雨量与暴雨日数的空间分布并不一致,出现北多南少、东多西少的分布。②研究显示P-Ⅲ曲线方法在区域降水极值的研究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太湖流域年最大日降水量趋势呈现"U"型,与太湖流域年暴雨日数的演变特征呈现不一致的趋势。55 a来,太湖地区发生的最大暴雨在250 mm内,即200a一遇的暴雨洪水为该地区暴雨灾害的近代极值。③典型站点年暴雨降水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以太湖中部以南的三个站点东山、杭州、慈溪最为显著,各点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突变,但突变时间存在差异。④太湖流域夏季暴雨呈现2 a、9 a、13 a、25 a等多尺度的周期变化,各波动周期稳定性和显著性不同。
引用
收藏
页码:766 / 777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上海地区近136年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的多尺度分析 [J].
申倩倩 ;
束炯 ;
王行恒 .
自然资源学报, 2011, 26 (04) :644-654
[2]   苏锡常地区城市发展对降雨的影响 [J].
丁瑾佳 ;
许有鹏 ;
潘光波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0, 19 (08) :873-877
[3]   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旱涝气候灾害的演变特征及趋势 [J].
黄荣辉 ;
杜振彩 .
自然杂志, 2010, 32 (04) :187-195+184
[4]   气候变化对太湖流域径流的影响 [J].
刘浏 ;
徐宗学 ;
黄俊雄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46 (03) :371-377
[5]   2007年淮河流域致洪暴雨及其中尺度系统特征的分析 [J].
赵思雄 ;
张立生 ;
孙建华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7, (06) :713-727
[6]   关于太湖流域防洪标准的讨论 [J].
徐向阳 ;
张超 ;
沈晓娟 .
湖泊科学, 2006, (04) :414-418
[7]   长江中下游洪水灾害成因及洪水特征模拟分析 [J].
许有鹏 ;
于瑞宏 ;
马宗伟 ;
不详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05, (05) :638-643
[8]   太湖流域上游降水特征分析 [J].
罗潋葱 ;
秦伯强 ;
朱广伟 .
地理科学, 2004, (04) :472-476
[9]   长江中游一次暴雨中尺度天气系统的观测分析 [J].
赵玉春 ;
王仁乔 ;
郑启松 ;
彭军 .
气象, 2003, (11) :14-19
[10]   气候异常对太湖流域水资源及社会经济影响的对策分析 [J].
黄涛珍 ;
袁汝华 .
地理学报, 2000, (S1) :143-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