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马超营断裂带的控岩控矿作用研究

被引:38
作者
刘红樱
胡受奚
周顺之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关键词
马超营断裂带,控岩控矿作用,河南;
D O I
10.16111/j.0258-7106.1998.01.007
中图分类号
P613 [矿田及矿床构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马超营断裂带是熊耳山南坡自中岳期形成后长期活动的NWW向区域性深大断裂,是中元古熊耳群火山岩浆向上运移的通道和火山活动的中心。以及火山弧和弧前盆地的分界,并在中生代发展为大型陆内挤压俯冲带。表现为由南向北的A型俯冲。它控制了熊耳群的形成和分布以及官道口群和栾川群的北界;造成了断裂带及其南北两侧岩石变形变质的差异;控制了熊耳山地区的岩浆和热液活动,使岩脉和热液蚀变沿断裂带发育,并使改造型花山-五丈山等花岗岩和同熔型斑岩-角砾岩在断裂带上盘或北侧由近到远分布,矿床分布显东西成带、北东成行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8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3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