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运聚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7
作者
朱华银 [1 ]
李剑 [2 ]
李拥军 [1 ]
机构
[1] 西南石油大学
[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关键词
影响因素; 含气饱和度; 模拟实验; 天然气运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运用长岩心实验装置在真实岩心中进行天然气运移模拟实验,研究了影响天然气运聚的因素。气体运移需要克服毛管压力的作用,优先进入输导层的大孔隙。输导层物性好、大孔隙多,聚集的气体就较多,否则气体向远处运移。气体运移速率快,基本不受时间影响,只要气源压力足够克服毛管压力,气体就可“瞬时”向前运移。受浮力影响,天然气更易向上运移,且效率高、距离远,相同条件下,上下运移所能到达的距离比约为3∶1。
引用
收藏
页码:152 / 154+161 +16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石油与天然气运移[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李明诚编著, 1994
[2]  
油层物理[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何更生编, 1994
[3]   天然气运移物理模拟实验及其组分分异与碳同位素分馏特征 [J].
史基安 ;
孙秀建 ;
王金鹏 ;
王琪 ;
王雷 .
石油实验地质, 2005, (03) :293-298
[4]   多孔介质中气水渗流的微观机理研究 [J].
朱华银 ;
周娟 ;
万玉金 ;
黄立信 .
石油实验地质, 2004, (06) :571-573
[5]   地层条件下天然气扩散过程中地球化学组分变化的模拟实验研究 [J].
马立元 ;
张晓宝 ;
李剑 ;
严启团 ;
李秀芬 ;
宋成鹏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4, (04) :365-369+374
[6]   深盆气高孔渗富气区块成因机理物理模拟实验与解析 [J].
马新华 ;
王涛 ;
庞雄奇 ;
金之均 ;
罗群 ;
王强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4, (04) :383-388
[7]   川东地区志留系—石炭系含气系统天然气运移聚集机理 [J].
蒋有录 ;
张一伟 ;
冉隆辉 ;
路中侃 .
石油学报, 2001, (01) :25-30+7
[8]   油气垂向微运移的证据及特点 [J].
程军 ;
刘崇禧 ;
赵克斌 ;
郭旭升 ;
杨志斌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0, (03) :236-240
[9]   天然气成藏模式与勘探方法──以川西天然气藏为例 [J].
谢泽华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0, (02) :144-147
[10]   构造应力与油气藏生成及分布 [J].
孙樯 ;
谢鸿森 ;
郭捷 ;
苏根利 ;
丁东业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0, (02) :99-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