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野桑蚕和家蚕的AFLP分析

被引:19
作者
鲁成
赵爱春
周泽扬
向仲怀
万春玲
机构
[1] 西南农业大学蚕桑丝绸学院
[2] 农业部蚕桑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3]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 重庆
[4] 重庆
关键词
中国野桑蚕; 家蚕; DNA多态性; 分子进化;
D O I
10.13441/j.cnki.cykx.2001.04.001
中图分类号
S881.2 [蚕的生理、遗传、生态、生物物理、生物化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4 ;
摘要
利用AFLP技术和统计学分析原理 ,对我国具有代表性的 10个不同地区野桑蚕和 33个家蚕品种以及 5个作为外群对照的柞蚕品种进行了分子系统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地区野桑蚕之间的遗传距离 (0 0 0 0~0 419)与家蚕品种之间的遗传距离 (0 0 0 0~ 0 40 6 )相似 ,而家蚕与野桑蚕之间的遗传距离为 (0 35 5~ 0 5 32 ) ,明显地小于家蚕与柞蚕 (0 76 1~ 0 86 5 )和野桑蚕与柞蚕 (0 776~ 0 839)之间的遗传距离 ,进一步证明了家蚕起源于中国野桑蚕。聚类分析发现 ,中国一化种与二化种聚类在一起 ,中国二化种与热带种聚类在一起 ,热带种不与一化种聚在一个类群 ,这一结果证明中国二化种在进化上介于一化种和热带多化种之间
引用
收藏
页码:243 / 25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AFLP的一种改进方法 [J].
万春玲,谭远德 .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2) :92-95+100
[2]   分子进化研究中系统发生树的重建 [J].
常青 ;
周开亚 .
生物多样性, 1998, (01) :55-62
[3]   家蚕不同地理品种分子系统学研究 [J].
夏庆友 ;
周泽扬 ;
鲁成 ;
向仲怀 .
昆虫学报, 1998, (01) :33-41
[4]   家蚕血液酯酶的生化遗传学研究——血液酯酶的类型及遗传 [J].
蒋同庆 ;
向仲怀 ;
王枫 ;
夏庆友 .
蚕学通讯, 1986, (04) :19-23+33
[5]   家蚕与桑蚕(野)一些数量形质的比较与进化 [J].
杨希哲 ;
蒋同庆 ;
傅锡山 .
蚕学通讯, 1984, (02) :42-58
[6]   家蚕不同品种血液酯酶图谱的初步研究 [J].
何家禄 ;
易文仲 .
蚕业科学, 1983, (02) :103-106
[7]   家蚕血液酯酶同工酶 [J].
何家禄 .
蚕业科学, 1981, (01) :65-67
[8]   家蚕与野蚕的杂交及其染色体的初步观察 [J].
曾锦标 .
蚕桑通报, 1978, (04) :21-2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