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储集层非均质性分维模型研究流动单元

被引:13
作者
郑红军 [1 ]
苟迎春 [1 ]
张瀛 [2 ]
颜其彬 [2 ]
师永民 [3 ]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
[2] 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3]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关键词
储集层; 非均质性; 分形; 分维模型; 流动单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针对流动单元的划分方法提出了一套利用非均质性分维模型定量研究陆相储集层流动单元的方法和流程。该方法利用储集层非均质性分维模型有效地划分储集层宏观流动单元和微观流动单元,并为二者的划分提供参数依据;在储集层沉积微相研究和层组逐级细分对比的基础上,从取芯井入手,通过聚类分析优选参数,建立储集层非均质性分维模型,应用聚类和判别分析,划分流动单元类型,应用储集层随机建模中的分形随机模拟方法预测河流—三角洲沉积储集层井间流动单元,从而定量研究流动单元的空间展布,效果较为理想。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0+18 +1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用分维模型定量表征储集层非均质性 [J].
郑红军 ;
刘向君 ;
苟迎春 ;
曹正林 ;
严耀祖 .
新疆石油地质, 2005, (04) :418-420
[2]   对储层流动单元研究的认识与建议 [J].
赵翰卿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1, (03) :8-10+74
[3]  
裂缝性储集层的分形分维应用研究[D]. 郑红军.西南石油学院 2003
[4]  
陆相油田开发中后期油藏精细描述[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师永民,霍进,张玉广编著, 2004
[5]  
储层流动单元研究[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窦之林著, 2000
[6]  
试用分形理论建立储集层非均质性的分维模型. 郑红军,苟迎春,蒲体燕等. 西北油气勘探 . 2005
[7]  
Use of flowunits for reservoir description:Academic study. Guangming T,Ogbe D O,Walt M,et al. SPE31569 .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