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应然面向到实然建构:终身监禁分等理论的逻辑思考

被引:1
作者
刘良强
机构
[1] 北京盈科(合肥)律师事务所
关键词
终身监禁; 法益侵害; 犯罪主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终身监禁分等理论,是指把终身监禁分为不得减刑之终身监禁,限制减刑、假释之终身监禁和一般减刑、假释之终身监禁三类。终身监禁是伴随着对死刑的批判应运而生的,其目的是取代死刑。因此,应当对适用终身监禁的犯罪主体与罪名进行限制。在适格主体触犯配置终身监禁的罪名之时并不必然适用终身监禁,还应当在此基础上,对法益侵害的状况、再犯可能性的大小、犯罪的次数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
引用
收藏
页码:101 / 10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无期徒刑研究.[D].张秀玲.吉林大学.2010, 08
[2]  
刑法学.[M].齐文远; 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  
比较犯罪学.[M].康树华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4]   美国“三振出局”法案及其理论评析 [J].
刘君 .
西部法学评论, 2011, (05) :120-125
[5]   我国假释制度运作态势的反思与探讨 [J].
杜菊 .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3, (02) :57-62
[6]   保安处分适用的瓶颈及其解决 [J].
翟中东 .
法学论坛, 2002, (06) :28-34
[7]   终身自由刑比较研究 [J].
李贵方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91, (06)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