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专业开展旅游非优区资源吸引力和竞争力构建的教学研究

被引:2
作者
方荣辉
机构
[1] 山东滨州学院经济与管理系
关键词
旅游; 非优区; 吸引力和竟真力; 教学研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0-4 [];
学科分类号
120203 ;
摘要
本文在全面分析总结旅游非优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质和量、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综合考量,对旅游非优区进行了重新界定和全面分析,以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旅游非优区理论。
引用
收藏
页码:201 / 20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国内外旅游竞争力研究综论 [J].
张广海 ;
李雪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5) :28-32
[2]   旅游非优区位要素与开发析论 [J].
张秉福 .
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01) :15-18
[3]   如何开发非优区位旅游资源 [J].
张秉福 .
粤港澳市场与价格, 2005, (12) :10-12
[4]   旅游非优区开发策略 [J].
隆学文 ;
刘立勇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4) :79-84
[5]   论旅游业的区位开发与区域联合开发 [J].
孙根年 .
人文地理, 2001, (04) :1-5
[6]   21世纪中国旅游地理学的新领域:旅游资源非优区研究 [J].
许春晓 .
旅游学刊, 2000, (01) :59-62
[7]   旅游资源非优区突变情况下的旅游开发及实例研究 [J].
刘玉 ;
杨达源 ;
张兆干 .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4) :116-119
[8]   旅游资源非优区适度开发与实例研究 [J].
许春晓 .
经济地理, 1993, (02) :81-84
[9]  
边缘型旅游地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黄薇薇.安徽师范大学.2004, 03
[10]  
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模式研究.[D].罗艳菊.中南林学院.2003,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