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郁胶囊”治疗抑郁症临床研究

被引:2
作者
石洲宝 [1 ]
陈林庆 [1 ]
刘敏科 [1 ]
申希平 [2 ]
唐珂 [1 ]
张静霞 [1 ]
赵剑华 [1 ]
董介正 [3 ]
黄生辉 [1 ]
机构
[1] 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2] 兰州大学
[3] 甘肃中医学院
关键词
解郁胶囊; 度洛西汀; 抑郁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77.7 [中医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学科分类号
1005 ;
摘要
目的:观察解郁胶囊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方法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口服解郁胶囊,4粒/次,3次/d,对照组口服度洛西汀,20~40mg/d。2组病例均于入院、治疗0、2、4、6周时分别计算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以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总分及治疗后的减分率。结果:2组患者(HAMD)以及(HAMA)总分在治疗结束时均显著下降(P<0.01)。2组之间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结束时HAMA减分率分别为解郁胶囊组(0.738±0.236),度洛西汀组(0.741±0.210)(P>0.05);有效率解郁胶囊组79.4%,度洛西汀组为85.4%(P>0.05)。解郁胶囊组不良反应发生频率显著低于度洛西汀组,主要是消化系统不良反应,解郁胶囊的疗效指数也显著高于度洛西汀组。结论:解郁胶囊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抑郁药。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在高血压患者中筛选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国人血浆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标准的探讨 [J].
陈绍行 ;
杜月凌 ;
张瑾 ;
龚艳春 ;
胡亚蓉 ;
初少莉 ;
何清波 ;
宋艳艳 ;
朱鼎良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6, (10) :868-872
[2]   帕罗西汀与帕罗西汀合用利培酮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比较 [J].
路英智 ;
任清涛 ;
田明萍 .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3, (02) :138-138
[3]  
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编, 2001
[4]   Contribution of depression to cognitive impairment and dementia in older adults [J].
Potter, Guy G. ;
Steffens, David C. .
NEUROLOGIST, 2007, 13 (03) :105-117
[5]  
Depressive symptoms in Alzheimer‘s disease:natural course and temporal relation to func-tion and cognitive status .2 Holtzer R,Scarmeas N,Wegesin DJ,et al. J Am Geriatr Soc .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