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种蝎毒的高效液相分析及毒理学研究

被引:14
作者
孔天翰
肖桂元
周少雄
杨卓平
董伟华
机构
[1] 河南医科大学生物毒素中心
[2] 广东省湛江市临床医学研究所
关键词
蝎毒;高效液相色谱;半数致死量;
D O I
10.13705/j.issn.1671-6825.1999.01.018
中图分类号
R996 [有机毒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观察来源于钳蝎科中不同亚科及属的7种蝎毒的蛋白/多肽图谱和毒性。方法:采用高效反相液相色谱法和小鼠半数致死量(LD50)测定法。结果:主产于我国的ButhusmartensiKarsch(东亚钳蝎,BMK)蝎毒中的蛋白/多肽图谱与LeiurusquinquestriatusfromNorthAfrica(LQ),ButhotusJudaicus(BJ)和Buthustamulus(BT)相近,与TityusSerulatus(TS)和CentrurodesSculpturatus(CS)稍远之,而与ScorpilMaurusPalmatus(SMP)差别尤甚。从BMK中分离出的活性组分SVC在TS中含量较低,而在CS,SMP中未见。7种不同种属蝎毒对小鼠的LD50有明显差异。7种蝎毒的毒性(腹腔注射)大小依次排列如下:LQ>TS>CS>BT>BJ>BMK>SMP。结论:上述结果为比较钳蝎科亚科间蝎毒的理化特性及毒性差异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对不同来源蝎毒的鉴别及有效成分的分离、纯化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70
页数: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