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销犯罪独立成罪的合理性及模式——兼评《刑法修正案(七)》

被引:22
作者
袁彬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传销; 非法经营罪; 合理性; 定罪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我国传统的传销定罪模式将非法经营罪作为传销的基础犯罪,这不符合传销行为多样性、客体多重性和目的多样性的特点。传销犯罪在我国刑法典中应当独立成罪,这有利于实现传销罪名与罪质的统一、扩大传销犯罪的惩治范围、实现与《禁止传销条例》的协调和避免不必要的国际贸易摩擦。在传销犯罪的立法模式上,《刑法修正案(七)》(草案)一稿采取的是预备式立法,二稿和《刑法修正案(七)》采取的是概括式立法。两稿在立法模式上仍存在一定不足,应综合采用概括式立法和预备式立法。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对金融传销行为应适用“集资诈骗罪”的思考 [J].
许霁 ;
刘颖 .
法制与社会, 2008, (24) :100+102-100
[2]   设立传销罪的立法构想 [J].
张红林 .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 2008, (03) :48-49
[3]   因传销行为构成非法经营罪认定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J].
白吉玮 .
集宁师专学报, 2006, (02) :94-96
[4]   论非法传销行为的司法定性与立法完善 [J].
陆诗忠 .
河北法学, 2005, (06) :81-83
[5]   对设立非法传销罪的立法思考 [J].
熊英 .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 2004, (12) :30-31
[6]   传销型非法经营罪的法律适用附视频 [J].
刘鑫 .
人民司法, 2002, (04) :6-8
[7]  
中国直销立法解读[M]. 法律出版社 , 刘忠著, 2005
[8]  
刑法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马克昌主编, 2003
[9]  
新刑法教程[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赵秉志主编,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