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抑制疗法治疗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研究

被引:14
作者
谢晓恬
王耀平
石苇
刘兴元
梅竹
邵越霞
应大明
机构
[1]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小儿血液肿瘤专科,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儿内科,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小儿血液肿瘤专科,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小儿血液肿瘤专科,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小儿血液肿瘤专科,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小儿血液肿瘤专科,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
关键词
贫血,再生障碍性,儿童; 免疫抑制剂; 抗淋巴细胞血清; 环胞菌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25.5 [小儿血液及淋巴系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02 ;
摘要
目的 探讨各种免疫抑制 (IS)治疗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 (简称再障 ) ,尤其是重型再障(SAA)的临床疗效。方法 阶段性总结各种IS治疗 :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ATG)、环胞菌素A(CSA)、大剂量免疫球蛋白 (HDIG)和联合IS治疗儿童再障的疗效 ,将以往以雄性激素为主的治疗作为IS治疗疗效的对照组。结果  (1)IS治疗疗效明显优于雄性激素对照组 ,尤其是SAA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2 )联合IS治疗SAA在提高疗效和降低病死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单药IS治疗 (P均 <0 0 5 ) ;(3)疗效影响因素的分析提示 ,单药ATG或CSA治疗前病程 <6个月者有效率高 (P <0 0 5 ) ,而联合IS治疗疗效与病程无明显关系 ;(4)采用副反应综合防治措施 ,能使各种IS治疗顺利实施 ;(5 )雄性激素是IS治疗的有效辅助治疗方法。结论 ATG、CSA和HDIG确为治疗儿童再障 ,尤其是SAA和难治型再障的有效疗法 ,联合IS治疗则可能进一步提高SAA疗效和生存率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分析 [J].
谢晓恬,姚慧玉,顾梅榆,顾龙君,王耀平,赵惠君,林梓,应大明 .
中华儿科杂志, 1994, (02) :96-98+127-128
[2]   静脉输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儿童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J].
谢晓恬,王耀平,姚慧玉,应大明 .
中华血液学杂志, 1994, (04) :174-175+221
[3]  
环胞霉素A治疗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J]. 谢晓恬,应大明,王耀平,林梓,顾梅榆,顾龙君,薛惠良,赵惠君.中华血液学杂志. 1991 (06)
[4]  
中华血液学会第四届全国再生障碍性贫血学术会议纪要.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标准与疗效标准. 中华血液学杂志 .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