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产业链治理内涵及治理措施——以连云港新材料产业链为例

被引:8
作者
费钟琳 [1 ,2 ]
朱玲 [2 ]
赵顺龙 [2 ]
机构
[1] 东南大学集团经济与产业组织研究中心
[2] 不详
关键词
区域产业链; 产业链治理; 治理内涵; 治理措施;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0.10.023
中图分类号
F062.9 [产业经济学]; F426.7 [];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摘要
产业链稳定性关乎区域产业和经济竞争力的保持与提升,链上企业只会依据自身经济利益目标协调其内外部市场关系,无暇顾及整个区域发展的全局需要,因此需要地方政府在明确产业系统内各部门间关联关系以及本地区和相关地区资源动态赋存条件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地方、本地区的产业发展方向及政策,通过优化产业链结构、占领产业链高端以及有效实施产业链招商等途径对区域产业链加以治理,确保其健康稳定运行。基于现有文献成果,对产业链治理内涵做出理论探讨;结合调研所获数据,分析连云港新材料产业链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供地方政府参考的治理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1688 / 169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产业链治理架构及其基本模式研究 [J].
杜龙政 ;
汪延明 ;
李石 .
中国工业经济, 2010, (03) :108-117
[2]   生态产业链稳定性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研究 [J].
李艳双 ;
于树江 ;
王军花 .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2008, (05) :48-53
[3]  
产业链:内涵、特性及其表现形式[J]. 刘贵富,赵英才.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6(03)
[4]   产业链形成机制研究——“4+4+4”模型 [J].
吴金明 ;
邵昶 .
中国工业经济, 2006, (04) :36-43
[5]   产业链类型与产业链效率基准 [J].
郁义鸿 .
中国工业经济, 2005, (11) :35-42
[6]   产业链理论及其稳定机制研究 [J].
蒋国俊 ;
蒋明新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01) :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