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排放强度预测与第三产业比重检验分析

被引:9
作者
刘广为
赵涛
机构
[1]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基金
天津大学自主创新基金;
关键词
碳排放强度; 离散二阶差分预测模型; 第三产业比重; VAR模型; 脉冲响应函数;
D O I
10.19616/j.cnki.bmj.2012.05.016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719 [服务业];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120405 ; 020106 ;
摘要
中国政府提出2020年单位GDP的碳排放与2005年相比降低40%~45%的目标,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其起推动作用。本文在论述离散二阶差分方程预测模型(DDEPM)推导过程的基础上,将DDEPM与现有的碳排放预测方法进行比较,说明其优越性。其应用DDEPM,用Matlab编程,基于1980~2009年的碳排放数据、GDP数据和第三产业数据,对2020年碳排放、GDP和第三产业进行预测。通过计算得出碳排放强度和第三产业比重的预测值。应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利用脉冲响应函数,从第三产业比重的角度,分析其对中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同时,整合碳排放强度与第三产业比重的预测数据,与实际数据一起进行向量自回归处理,其结果与碳排放强度与第三产业比重实际数据的向量自回归进行比较,从变化规律的角度检验DDEPM预测的准确度。
引用
收藏
页码:141 / 15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中国环境治理投资对环境质量冲击的计量分析——基于VEC模型与脉冲响应函数 [J].
董竹 ;
张云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 (08) :61-65
[2]   中国的产业产值与能源消耗碳排放相关性研究 [J].
童抗抗 ;
马克明 .
中国环境科学, 2011, 31 (07) :1212-1218
[3]   中国能源价格变动与居民消费水平的动态效应——基于VAR模型和SVAR模型的检验 [J].
张欢 ;
成金华 .
资源科学, 2011, 33 (05) :806-813
[4]   中国区域低碳发展的情景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J].
刘慧 ;
张永亮 ;
毕军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 (04) :10-18
[5]   中国交通运输部门节能潜力和碳排放预测 [J].
刘建翠 .
资源科学, 2011, 33 (04) :640-646
[6]   北京市能源消费总量、结构与碳排放的趋势研究 [J].
王卉彤 ;
慕淑茹 .
城市发展研究, 2010, 17 (09) :55-61
[7]   线性回归模型参数变点的在线监测 [J].
陈占寿 ;
田铮 ;
丁明涛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0, 30 (06) :1047-1054
[8]   上海市能源利用碳排放足迹研究 [J].
郭运功 ;
汪冬冬 ;
林逢春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02) :103-108
[9]   基于离散指数函数优化的GM(1,1)模型 [J].
王正新 ;
党耀国 ;
刘思峰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8, (02) :61-67
[10]   Coal production forecast and low carbon policies in China [J].
Wang, Jianzhou ;
Dong, Yao ;
Wu, Jie ;
Mu, Ren ;
Jiang, He .
ENERGY POLICY, 2011, 39 (10) :5970-5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