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蒙古栎、辽东栎的遗传分化: 从形态到DNA
被引:19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恽锐
王洪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王洪新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胡志昂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钟敏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魏伟
钱迎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钱迎倩
机构
:
[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来源
:
植物学报
|
1998年
/ 11期
关键词
:
栎树,形态学,同工酶,RAPD,DAF,遗传分化;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Q943, [];
学科分类号
:
071007 ;
090102 ;
摘要
:
通过植物群落结构、壳斗、叶脉形态特征、同工酶及DNA等多方面调查与测定,分析了帽儿山的蒙古栎(QuercusmongolicaFisch.)和东灵山、关帝山的辽东栎(Q.liaotungensisKoidz.)的遗传分化及多样性。各种水平的研究一致说明:两种植物的遗传分化较小,东灵山种群是典型蒙古栎、辽东栎种群的中间类型。确切地说,从东北到山西组成一个地理渐变群,存在大范围、强大的双向基因流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69
页数:7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