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源麻栎苗期生长性状差异及聚类分析

被引:22
作者
王标 [1 ,2 ]
虞木奎 [2 ]
王臣 [2 ]
方炎明 [1 ]
机构
[1]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
[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关键词
麻栎; 种源; 叶面积指数(LAI); 株高; 地径; 聚类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92.181 [麻栎];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31个麻栎(Quercus acutissima Carr.)种源及20个麻栎单株(广西融水)1年生播种苗的生长状况及其与种源地地理位置和气候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源播种苗的株高为53.40~121.16 cm,从5月份至9月份呈匀速增长;地径为7.62~14.65 mm,生长高峰期在7月中旬至9月中旬;叶面积指数为9.6~29.4,平均达16.1。20个单株播种苗的株高为78.49~101.23 cm,地径为8.87~10.48 mm,叶面积指数为7.6~17.9。不同种源麻栎和同一种源不同单株间的株高、地径和叶面积指数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播种苗的生长状况与种源地的纬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种源地的年均降水量和年均温度有一定的相关性。通过聚类分析可将31个麻栎种源分为3类,江西上饶、浙江龙泉、浙江富阳、浙江开化、贵州三穗和贵州黄平等6个种源为优良种源。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不同地理种源桔梗种子性状及苗期生长分析
    杨旭
    杨志玲
    周彬清
    谭梓峰
    [J].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8, (01) : 66 - 70
  • [2] 麻栎无性系苗期性状研究
    董玉峰
    姜岳忠
    王华田
    [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7, (06) : 60 - 63
  • [3] 新疆植被生产力与叶面积指数的变化及其对气候的响应
    丹利
    季劲钧
    马柱国
    [J]. 生态学报, 2007, (09) : 3582 - 3592
  • [4] 梭梭种源间苗期性状的遗传变异及相关性分析
    王葆芳
    张景波
    杨晓晖
    江泽平
    [J].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7, (02) : 27 - 31
  • [5] 不同种源香椿苗期生长差异比较
    梁有旺
    彭方仁
    陈德平
    [J]. 林业科技开发, 2007, (02) : 38 - 41
  • [6] 富含多酚的麻栎种子中蛋白质提取的探讨
    辛霞
    景新明
    孙红梅
    于文文
    [J]. 林业科学, 2007, (02) : 26 - 30
  • [7] 皖东丘陵区麻栎造林调查[J]. 梅跃家.安徽林业科技. 2004(02)
  • [8] 皖东丘陵区麻栎造林调查[J]. 梅跃家.安徽林业科技. 2004 (02)
  • [9] 区域和立地条件对麻栎生长的影响
    郭向昕
    张洁
    张成福
    鞠广东
    赵庆喜
    宋德利
    吴耀先
    何武江
    [J]. 吉林林业科技, 2003, (03) : 11 - 14
  • [10] 树木的产量形成和提高生产力的途径
    龚垒
    [J].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2, (06) : 8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