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岩屑录井及现场应用研究

被引:8
作者
蔡剑华 [1 ]
郭和坤 [2 ]
刘卫 [2 ]
机构
[1] 中南大学信息物理工程学院
[2] 中国科学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
关键词
核磁共振; 岩屑; 岩屑录井; 可动流体;
D O I
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08.04.018
中图分类号
P631 [地球物理勘探];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1 ; 081802 ;
摘要
核磁共振岩样分析技术的理论基础是岩石所含流体中的自旋氢核在均匀分布的静磁场及射频场的作用下发生的核磁共振弛豫行为,不同孔隙中的流体具有不同的弛豫时间,时间弛豫谱在油层物理上的含义为岩石中不同大小的孔隙占总孔隙的比例。文中通过核磁共振岩屑录井技术室内实验研究及实际测试结果分析,得到以下认识:①在各向同性地层地质条件下,核磁共振T2时间弛豫谱反映了被测样品的孔隙度、渗透率、可动流体百分数等丰富的油层物理信息,通过岩屑核磁共振测量可以获得与相应岩心基本相同的核磁共振T2时间弛豫谱,测量结果不受样品颗粒大小的影响,因此核磁共振技术可以用于岩屑分析;②泥浆浸泡前、后样品核磁共振单位体积信号幅度和T2几何平均值变化很小,因此泥浆滤液的侵入对核磁测量结果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③岩屑核磁录井与岩屑核磁测井得到的储层物性参数结果接近,但前者与岩心测量结果及试油结果吻合更好。
引用
收藏
页码:453 / 456+487+368 +48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as a petrophysical measurement. Kenyon W E. Nuclear Geophysics . 1992
[2]  
Using NMR Technology to Determine the Movable Fluid Index of Rock Matrix in Xiaoguai Oilfield. Wang Weimin et al. Sixth International Oil & Gas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 SPE-50903 . 1998
[3]  
A NMR technique for the analysis of pore structure:numerical inversion of relaxation meas-urements. Munn K et al. 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 1987
[4]  
核磁共振测井理论与应用[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陆大卫等编, 1998
[5]   现场岩屑核磁共振分析技术的实验研究 [J].
谷长春 ;
王为民 ;
郭和坤 ;
刘卫 .
波谱学杂志, 2002, (03) :281-288
[6]   核磁共振岩屑分析技术的实验及应用研究 [J].
王为民 ;
赵刚 ;
谷长春 ;
眭明庆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1) :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