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14
作者
周玲
潘家华
机构
[1]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儿科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儿童; 监测; 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25.6 [小儿呼吸系及胸部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02 ;
摘要
目的了解肺炎支原体(MP)感染病原学情况。方法对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在我科住院及门诊就诊疑似MP感染的患儿采用明胶颗粒被动凝集法检测血清中MP-IgM滴度。结果<1岁MP-IgM阳性率最低(5.15%),冬春季节为MP感染的高峰期,男、女患儿MP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常可累及心、肝、肾、胃肠道、血液等多种肺外器官。结论MP是儿童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发病年龄有提前趋势,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引用
收藏
页码:226 / 22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流行特征及临床分析 [J].
章礼真 .
安徽医学, 2007, (03) :237-238
[2]   北京地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流行状况 [J].
辛德莉 ;
李贵 ;
李靖 ;
马红秋 ;
陈小庚 .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6, (16) :1054-1055
[3]   青岛市小儿肺炎支原体流行病学分析 [J].
朱清义 ;
徐静 ;
刘敬东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4, (03) :12-14
[4]   支原体感染与支气管哮喘 [J].
张晗 ;
尚云晓 .
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 2003, (05) :236-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