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网络的空间极化与扩散研究——以我国生物技术为例

被引:4
作者
汪涛 [1 ]
HENNEMANN Stefan [2 ]
LIEFNER Ingo [2 ]
李丹丹 [1 ]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Institute of Geography,Justus-Liebig
关键词
知识网络; 技术创新; 社会网络分析; 极化与扩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O157.5 [图论]; Q81 [生物工程学(生物技术)];
学科分类号
0836 ; 090102 ;
摘要
知识网络是由创造、转移、吸收和应用知识的行为主体在知识的传播与交流过程中彼此联结而形成的网络结构。以国际ISI和国内VIP数据库中2000~2009年发表于生物技术领域的合著论文作者信息统计数据为数据源,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理论和方法,从国际和国内省级层面运用UCINET和Pajek软件分析知识网络的空间极化和扩散规律。总体上看网络仍处于量的扩张期,网络的稳健性正在逐步提高,网络结构开始向成熟型转变。国际层面上看,知识网络的空间极化现象明显。国内层面上看,知识网络由等级结构向扁平结构转变,空间上相应地经历了由一极向多核再向多中心发展的过程。依据知识网络空间分布特征,将知识交流区域分为知识集聚区、知识门户区、知识途径区及知识边缘区四大类型,并对我国的技术创新政策提出对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796 / 80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企业知识网络复杂系统的结构与演化:产业集群情境下的实证研究.[D].李文博.浙江工商大学.2009, 01
[2]   知识网络结构特征及其对知识流动的影响 [J].
汪涛 ;
任瑞芳 ;
曾刚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0, 31 (05) :150-155
[3]   知识网络演化、二元学习范式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分析 [J].
陈建军 .
科技管理研究, 2010, 30 (01) :196-199
[4]   集群网络结构演化分析——基于知识密集型服务机构嵌入的视角 [J].
朱海燕 ;
魏江 .
中国工业经济, 2009, (10) :58-66
[5]   基于自组织理论的知识网络结构演化研究 [J].
肖冬平 ;
顾新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9, 26 (19) :168-172
[6]   上海与长江经济带经济联系研究 [J].
向云波 ;
彭秀芬 ;
徐长乐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09, (06) :508-514
[7]   欠发达农区传统制造业集群的网络演化分析——以河南省虞城县南庄村钢卷尺产业集群为例 [J].
李二玲 ;
李小建 .
地理研究, 2009, 28 (03) :738-750
[8]   复杂产业知识网络演化 [J].
周浩元 ;
陈晓荣 ;
路琳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09, 43 (04) :596-601
[9]   创新网络的演化模型 [J].
李金华 ;
孙东川 .
科学学研究, 2006, (01) :135-140
[10]   State-sponsore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 Case Study of China's Biotechnology [J].
Zhang, Fangzhu ;
Cooke, Philip ;
Wu, Fulong .
REGIONAL STUDIES, 2011, 45 (05) :575-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