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文本的丝绸之路旅游形象感知研究

被引:29
作者
程圩 [1 ]
隋丽娜 [2 ]
程默 [3 ]
机构
[1]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与现代传播研究所
[2] 西安外国语大学旅游学院人文地理研究所
[3] 西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网络文本; 旅游形象; 旅游认知形象; 旅游情感形象; 情感倾向; 内容挖掘; 丝绸之路(中国段); 敦煌; 旅游线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0 [旅游经济理论与方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文本挖掘法分析蚂蜂窝中关于丝绸之路(中国段)的440篇游记,研究表明:游客所选择的游线集中于西安至敦煌段,尤为关注敦煌,游踪集中于甘肃和青海境内,而洛阳至西安及敦煌至新疆段受关注程度略低;游客对丝绸之路旅游资源认知形象较为综合,既有洞窟壁画、遗址遗迹等人文景观,又涵盖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自然景观,情感倾向积极且一致;当地生活体验成为旅游活动的重要组成,司机具有重要的导游作用。由于丝绸之路沿线各区旅游业发展条件和态势不均,应分别采取不同的形象建设策略;丝绸之路主题形象塑造要遵循"和而不同"的理念;各地政府应加强公共文化空间和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并加强对旅游汽车司机的引导、监管和培训。
引用
收藏
页码:101 / 10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旅游博客研究进展与启示 [J].
陈静 ;
章锦河 ;
刘泽华 ;
周晶 ;
杨璐 .
地理科学进展, 2013, 32 (10) :1511-1519
[2]   基于网络游记的西藏旅游目的地形象探析 [J].
杨昆 ;
姬梅 ;
陈娅玲 .
旅游论坛, 2013, 6 (03) :60-65
[3]   以博客为舞台:后旅游体验行为的建构性诠释 [J].
李淼 ;
谢彦君 .
旅游科学, 2012, 26 (06) :21-31+67
[4]   国际互联网上传播的西安旅游形象:分裂与整合 [J].
赵振斌 ;
赵倩倩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2, (09) :178-183
[7]   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旅游形象研究——以鼓浪屿为例 [J].
付业勤 ;
王新建 ;
郑向敏 .
旅游论坛, 2012, 5 (04) :59-66
[8]   丝绸之路申遗中国段旅游形象设计与推广策略——基于河南段洛阳旅游区的视角 [J].
李巧玲 ;
王学军 ;
董原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41 (06) :88-91
[9]   北京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中西方旅游者博客的多维话语分析 [J].
冯捷蕴 .
旅游学刊, 2011, 26 (09) :19-28
[10]   华山风景区旅游形象感知研究——基于游客网络日志的文本分析 [J].
张高军 ;
李君轶 ;
张柳 .
旅游科学, 2011, 25 (04) :8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