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主权信用评级困境及我国应对的制度路径

被引:8
作者
李晓安
机构
[1]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主权信用评级制度; 存在困境; 债权债务;
D O I
10.16092/j.cnki.1001-618x.2018.06.003
中图分类号
D922.287 [证券管理法令];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主权信用评级是晚近在金融资本全球化背景下信用评级空间性发展的一个主体类别。评级的调降对主权国家的经济安全和政治生态环境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主权国家对评级制度是否公正、评级结果是否准确具有高度敏感性。由国际三大评级机构垄断的现行主权信用评级,因其商业机构承担超主权组织功能而遭遇实践难题:主体错位、背离债权债务本质、国内法替代国际法等等。这些导致国际社会对现行主权信用评级的存在产生认识断裂,主权信用评级存在困境。对于因身份政治所导致的对中国主权信用的评级结果,我们在"不在意"的同时,必须加强我国的制度应对。建设具有内部外部化和外部内部化双重制度能力的评级体系是中国应对的制度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44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我国隐性主权债风险及治理制度体系构建 [J].
李晓安 .
财政研究, 2014, (12) :21-24
[3]   中国主权资产负债表及其风险评估(上) [J].
李扬 ;
张晓晶 ;
常欣 ;
汤铎铎 ;
李成 .
经济研究, 2012, 47 (06) :4-19
[4]   论技治主义:以凡勃伦为例 [J].
刘永谋 .
哲学研究, 2012, (03) :91-97+104+128
[5]   美国法全球化:典型例证与法理反思 [J].
高鸿钧 .
中国法学, 2011, (01) :5-45
[6]   财富幻象:金融危机的精神现象学解读 [J].
张雄 .
中国社会科学, 2010, (05) :29-43+220
[7]  
美国信用评级机构如何影响国际货币金融体系[J]. 向松祚.价格与市场. 2010 (06)
[8]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的救助措施及评论 [J].
童展鹏 .
武汉金融, 2008, (12) :23-26
[9]  
标普调降中国评级很草率[N]. 邱海峰.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 (003)
[10]  
美国巨额债务“爆表”何时了[N]. 吴乐珺.人民日报. 2017 (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