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控制权的不同形式及其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被引:4
作者
李双金 [1 ]
郑育家 [2 ]
机构
[1]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2]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剩余控制权; 控制权收益; 公司治理;
D O I
10.19626/j.cnki.cn31-1163/f.2009.12.009
中图分类号
F276.6 [公司];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GHM不完全合同基准模型中,剩余控制权来源于物资资产的财产所有权。伴随企业组织形态多样化复杂化的发展趋势,GHM模型中古典意义的剩余控制权也呈现出更多的表现形式。根据剩余控制权的不同来源,本文将其细分为直接控制权和间接控制权两种形式。间接控制权及控制权收益的普遍存在使得公司治理理论关注的焦点从剩余控制权的有效配置转移到了剩余控制权的有效行使上,相应的公司治理实践也发生了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6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公司控制权的隐性收益——来自中国非流通股转让市场的研究 [J].
叶康涛 .
经济科学, 2003, (05) :61-69
[2]   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害度实证分析 [J].
唐宗明 ;
蒋位 .
经济研究, 2002, (04) :44-50+94
[3]   公司治理:理论与启示 [J].
奥利弗·哈特 ;
朱俊 ;
汪冰 ;
顾恒中 .
经济学动态, 1996, (06) :60-63
[4]  
现代公司与私有财产[M]. 商务印书馆 , (美)阿道夫·A.伯利(AdolfA.Berle), 2005
[5]  
Investor protection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J] . Rafael La Porta,Florencio Lopez-de-Silanes,Andrei Shleifer,Robert Vishny.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 2000 (1)
[6]  
The separation of ownership and control in East Asian Corporations[J] . Stijn Claessens,Simeon Djankov,Larry H.P Lang.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 2000 (1)
[7]   A survey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J].
Shleifer, A ;
Vishny, RW .
JOURNAL OF FINANCE, 1997, 52 (02) :737-783
[8]   Formal and real authority in organizations [J].
Aghion, P ;
Tirole, J .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7, 105 (01) :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