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麦14空间诱变后代籽粒蛋白质及相关酶活性研究

被引:4
作者
王江春 [1 ]
韩启秀 [1 ]
于经川 [1 ]
姜洪明 [1 ]
刘照烨 [1 ]
孙晓辉 [1 ]
刘克宁 [1 ]
王洪刚 [2 ]
机构
[1] 山东省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2]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部小麦栽培生理与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山东省作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小麦; 空间诱变; 性状变异; 酶活性;
D O I
10.13989/j.cnki.0517-6611.2007.18.001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利用返回式卫星搭载鲁麦14,经地面连续多年选择,选育出变异后代品系烟BLU99603和烟5158,在相同的生态条件下,比较研究了3个品种(系)花后不同时期籽粒蛋白质的积聚及相关酶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丙转氨酶(GPT)的活性以烟5158最高,鲁麦14次之,烟BLU99603最低;且酶的活性与其相应的蛋白质积累量和积累速率一致。从空间变异后代中,有目的地选出蛋白质及其酶活性等性状有明显改良的新种质,是利用空间环境诱导小麦品质改良的新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5339 / 5340+5365 +536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神舟3号飞船搭载的树莓试管苗超微结构及其RAPD分析 [J].
张文利 ;
潘毅 ;
薛淮 ;
张纯花 ;
刘敏 .
作物学报, 2004, (12) :1284-1286
[2]   1BL/1RS易位对小麦加工品质的影响 [J].
刘建军 ;
何中虎 ;
R J Pena ;
赵振东 .
作物学报, 2004, (02) :149-153
[3]   粳稻品种秋光空间诱变突变体的微卫星分析 [J].
杨存义 ;
陈芳远 ;
王应祥 ;
范小威 ;
袁清华 .
西北植物学报, 2003, (09) :1550-1555
[4]   空间诱变水稻大粒型突变体的遗传育种研究 [J].
徐建龙 ;
王俊敏 ;
骆荣挺 ;
张铭铣 ;
蒋兴村 ;
李金国 .
遗传, 2002, (04) :431-433
[5]   赣早籼47号亲本空间诱变的性状变异研究 [J].
李源祥 ;
李金国 ;
杨新喜 ;
蒋兴村 ;
华育坚 ;
黎二妹 .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2002, (02) :127-131
[6]   高空诱导对小麦诱变作用的研究 [J].
王江春 ;
刘学卿 ;
王玉心 ;
于乃敏 ;
姜鸿明 ;
邱化蛟 .
莱阳农学院学报, 2000, (04) :265-268
[7]   菜豆空间突变品系的分子生物学分析 [J].
张健 ;
李金国 ;
王培生 ;
王小琴 ;
蒋兴村 .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2000, (06) :410-413
[8]   空间诱变绿豆长荚型突变系的分子生物学分析 [J].
邱芳 ;
李金国 ;
翁曼丽 ;
金德敏 ;
高红玉 ;
王培生 ;
蒋兴村 ;
王斌 .
中国农业科学, 1998, (06) :40-45
[9]   鲁麦14号小麦种子的高空诱导效应初探 [J].
王江春 ;
牟春生 ;
刘学卿 ;
蒋兴村 ;
李金国 .
莱阳农学院学报, 1997, (02) :19-23
[10]   空间诱变在甜椒育种中的应用 [J].
邓立平,郭亚华,张军民,毕宏文,蒋兴村,李金国 .
空间科学学报, 1996, (S1) :125-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