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及有效途径

被引:3
作者
张建深
李辉
机构
[1] 西北民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西部农村; 剩余劳动力转移; 二元体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我国西部农村,由于人口增加、土地资源有限,剩余劳动力转移不仅规模巨大,而且区域内分布不均衡,严重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加大教育投入,尽快提高劳动力素质,开发人力资源;发展县域经济,开发农村产业,强化内部转移;拓宽国际空间,扩大劳务输出是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中国二元结构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研究 [J].
马凯旋 .
经济与管理, 2005, (06) :9-11
[2]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深层次障碍及对策 [J].
姚晓荣 .
甘肃社会科学, 2004, (04) :114-116
[3]   江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与对策 [J].
袁国山 ;
刘步英 ;
周超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02) :51-53
[4]   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的思考 [J].
石声萍 ;
刘志文 ;
黄斌 .
重庆社会科学, 2004, (01) :16-19
[5]   江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研究 [J].
郭柳华 ;
陈智辉 ;
冷喜芬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02) :61-65
[6]   制约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及化解措施 [J].
陈柳钦 .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03, (04) :27-31
[7]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新论[M]. 中国经济出版社 , 刘怀廉著, 2004
[8]  
发展经济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毕世杰主编, 1999
[9]  
剩余劳动力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 夏英.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