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例PCI后支架内再狭窄临床分析

被引:6
作者
周志文 [1 ]
石蓓 [1 ]
谭敏 [2 ]
周安婵 [1 ]
许官学 [1 ]
刘西平 [1 ]
机构
[1]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
[2] 遵义肽厂医院
关键词
血管形成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再狭窄; 危险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3 [血管疾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临床情况,探索其规律。方法统计我院近3年确诊的30例ISR患者第一次PCI前病因、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情况及支架种类。结果金属支架、多支病变和急性心肌梗死(AMI)支架内再狭窄所占比例最高,30例ISR患者中,共有13例为AMI时行冠脉内支架置入术。结论除金属支架、多支病变等因素外,AMI可能由于其本身的病变特征,易致PCI后ISR。
引用
收藏
页码:116 / 117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缺血性心脏病.[M].姬尚义;沈宗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2]  
冠心病.[M].陈在嘉;高润霖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3]   雷帕霉素涂层支架与裸金属支架对冠脉病变的疗效 [J].
张斌 ;
靳立军 .
循证医学, 2005, (05) :15-18
[4]   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变化与心血管事件和再狭窄的关系 [J].
陈协辉 ;
王伟 ;
陈晓君 ;
王东明 ;
王欣 .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2004, (12) :932-935
[5]   核因子-κB与C-反应蛋白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 [J].
胡坚 ;
王伶 ;
苏海 ;
余茂生 ;
尹秋林 ;
洪浪 .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2004, (08) :641-642
[6]   血清C反应蛋白对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心血管事件和再狭窄的预测价值 [J].
冯六六 ;
钱菊英 ;
周明成 ;
许其倓 ;
王齐冰 ;
蔡绳 ;
葛均波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3, (07) :37-39
[7]   冠状动脉内超声评价支架再狭窄 [J].
黄超联 ;
朱文玲 ;
沈珠军 ;
曾勇 ;
姜秀春 ;
李燕华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1, (08) :14-1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