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工业建设“156项工程”研究

被引:17
作者
张久春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中国; 156项工程; 工业化; 技术转移; 苏联援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20世纪50年代由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是新中国工业发展和国防建设的重大工程项目,对20世纪中国的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从项目的分批确定和实施、项目中的技术转移以及项目的实施效果等三个方面介绍了"156项工程",评价了"156项工程"的历史地位,概括了工程中的技术转移的特点,认为它帮助新中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基础工业体系和国防工业体系的骨架,起到了奠定中国工业化初步基础的重大作用,使中国初步构建了比较完整的现代技术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213 / 22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苏联技术向中国的转移.[M].张柏春等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2]  
北京与莫斯科.[M].李丹慧 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  
中国近现代技术史.[M].吴熙敬主编;.科学出版社.2000,
[4]  
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M].薄一波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5]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M].(美)麦克法夸尔(MacFarquhar;R.);(美)费正清编;谢亮生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6]  
当代中国的基本建设.[M].彭敏 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7]  
苏中关系.[M].[苏]鲍里索夫;[苏]科洛斯科夫 著;肖东川;谭实 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
[8]  
十年来的中国科学.[M].中国科学院编译出版委员会编;.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