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P25自交系抗锈病基因的遗传分析及SSR分子标记定位

被引:49
作者
刘章雄
王守才
戴景瑞
黄烈健
曹海河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遗传育种系,中国农业大学植物遗传育种系,中国农业大学植物遗传育种系,中国农业大学植物遗传育种系,中国农业大学植物遗传育种系国家玉米改良中心,北京,国家玉米改良中心,北京,国家玉米改良中心,北京,国家玉米改良中心,北京,国家玉米改良中心,北京
关键词
玉米; 南方型锈病; 主基因-多基因混合模型; SSR; 定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以玉米南方型锈病免疫自交系P2 5和感病自交系F3 4 9及F1、F2 、B1和B2 为材料 ,采用主基因 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研究了P2 5的抗病遗传规律。结果表明 :自交系P2 5的抗病基因为一主基因 ,表现为加性效应 ,没有检测出多基因 ,其在F2 、B1和B2 群体的遗传率分别为 81 88%、38 14 %和 5 5 1%。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 ,以组合P2 5×F3 4 9的F2 :3 家系作为构图群体 ,构建了玉米SSR遗传连锁图谱 ,并将玉米抗南方型锈病基因定位于 10号染色体上 ,与phi0 5 9标记的遗传距离为 5 8cM。
引用
收藏
页码:706 / 71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玉米SSR遗传图谱的构建及产量性状基因定位 [J].
向道权 ;
曹海河 ;
曹永国 ;
杨俊品 ;
黄烈健 ;
王守才 ;
戴景瑞 .
遗传学报, 2001, (08) :778-784
[2]   QTL混合遗传模型扩展至2对主基因+多基因时的多世代联合分析 [J].
盖钧镒 ;
章元明 ;
王建康 .
作物学报, 2000, (04) :385-391
[3]   玉米抗病虫基因的染色体定位研究进展 [J].
李新海 ;
张世煌 ;
傅骏骅 .
玉米科学, 2000, (01) :15-18
[4]   淳安县玉米南方型锈病危害逐年严重 [J].
胡务义 ;
唐有全 ;
阮义理 ;
余樟平 .
植物保护, 1999, (06) :50-50
[5]   玉米RFLP遗传图谱的构建及矮生基因定位 [J].
曹永国 ;
王国英 ;
王守才 ;
魏艳玲 ;
卢江 ;
谢友菊 ;
戴景瑞 .
科学通报, 1999, (20) :2178-2182
[6]   玉米品种对锈病自然抗性的鉴定初报 [J].
张福远 ;
郝素平 ;
邵长云 ;
韦国庆 .
植保技术与推广, 1999, (05) :45-45
[8]   聊城市玉米锈病突发原因及综防对策 [J].
刘甲魁 .
植物医生, 1998, (06) :11-11
[9]   玉米锈病初侵染来源的研究 [J].
马桂珍,暴增海,杨文兰 .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4, (04) :100-102
[10]   我国玉米锈病的发生与为害情况 [J].
梁克恭 ;
武小菲 .
植物保护, 1993, (05) :3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