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质杂种在小麦育种中利用的前景

被引:2
作者
徐乃瑜
机构
[1] 武汉大学生物系
关键词
粗厚山羊草; 同质; 节节麦; 小麦育种; 山羊草属; 核质杂种; 异源细胞质; 中国春; 小伞山羊草; 核质互作; 细胞质基因组; 花粉育性;
D O I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1987.08.020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一、核质互作和核质杂种优势的表现 自从日本著名遗传学家木原均(1951)提出研究小麦亚族(Tniticinae)细胞质遗传以来,经过连续回交置换,许多不同种的细胞质被引入到小麦中来(Fukasawa,1953;Wilson and Ross,1962;Maan 1973;kihana,1973;panayotovand Gotsov,1975;Tsunewaki et,al,1976)。木原均首先将这种由连续回交获得的置换系称为核质杂种(简称Nc杂种)。根据一些研究已经阐明,(1)由于核质互作可导致异源细胞质引起新表型的出现;(2)异源细胞质的表型效应可以稳定地遗传下去;(3)在小麦亚族中存在着广泛的细胞质遗传变异。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39
页数: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