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了解生活饮用水水源微生物污染情况,分析导致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污染的危险因素,为提高生活饮用水卫生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某区域的生活饮用水共357份,同时收集水源相关信息。依据GB/T 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分别对水样进行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及大肠埃希菌的检测,四项指标中有一项超标则视为不合格样本。结果:357份水样总体合格率为83.19%,其中自备水源和市政供水合格率分别为79.05%、91.05%,差异显著(P<0.05);自备井中深井水合格率为86.38%、浅井水及泉水合格率为46.51%,差异显著(P<0.05);直接汲取地下水和有储水设施水源合格率分别为81.99%,76.99%,差异不显著(P>0.05);市政供水地市级和县乡级合格率分别为93.26%,78.94%,差异不显著(P>0.05);直接入户和二次供水合格率分别为94.31%,82.85%,差异显著(P<0.05);有净化措施与无净化措施水源,有消毒措施与无消毒措施水源菌落总数合格率差异显著;周围有污染源的水源和周围无污染源水源菌落总数和总大肠菌群合格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不同类型不同供水方式水源微生物污染情况不同;水源是否采取净化、消毒措施及周围有污染源均会影响微生物检出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