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县农户动态贫困实证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贫困县为例

被引:10
作者
于敏
机构
[1]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贫困县; 农户; 动态贫困; 短期贫困; 长期贫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7 [地方农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利用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贫困县1999—2004年面板数据,研究贫困地区农民动态贫困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贫困县农民长期贫困程度小于短期贫困,同时,农民收入不稳定,收入面临风险较大;不同地区导致动态贫困的因素及各因素对动态贫困影响程度不同。其中,土地面积和家庭的基期、户主民族收入对两省区动态贫困影响都显著,土地面积大、基期收入高的家庭更容易远离贫困;丘陵、山区地形、户主汉族、没有扶贫项目都更容易使内蒙古贫困县农户陷入长期贫困;劳动力个数多、家庭负担重等因素更容易使甘肃省贫困县农户陷入长期贫困。因此,政府在扶贫工作中应细分贫困类型,根据不同的贫困特点采取相应的减贫措施,并且将扶贫与低保结合起来,有效解决短期贫困和长期贫困。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贫困动态性研究 [J].
张清霞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3) :42-45+49
[2]   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与贫困缓解——基于中国农村贫困变动的实证分析 [J].
胡兵 ;
赖景生 ;
胡宝娣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 (05) :33-42
[3]   收入增长与不平等对我国贫困的影响 [J].
万广华 ;
张茵 .
经济研究, 2006, (06) :112-123
[4]   贫困县农户收入的变化及原因分析 [J].
汪三贵 ;
李文 .
农业经济问题, 2003, (03) :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