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芽鞘紫线遗传分析

被引:3
作者
张毅
李云峰
刘晓锋
林茂祥
沈福成
何光华
杨正林
杨光伟
不详
机构
[1] 西南农业大学农学系
[2] 重庆中药研究所
[3] 西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中心 重庆
[4] 重庆
[5] 重庆
关键词
水稻; 芽鞘紫线; CAPIAi(t)_; 遗传; 纯度鉴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不同芽鞘紫线基因型亲本相互杂交,共获得77个F1代、51个F2代和1个BF1代。调查各世代芽鞘紫线的表现及其分离情况,共获得9(10)种比例(有紫线∶无紫线):全无、27∶37(108∶148)、117∶139、1∶1、9∶7、39∶25、3∶1、13∶3、全有,其中13(有紫线)∶3(无紫线)为首次发现。分析表明,在本研究所涉及的亲本范围内,控制水稻芽鞘紫线表达的基因有4对,结合前人研究结果,提出了芽鞘紫线遗传的CAPIAi(t)_模型。芽鞘紫线将在杂交稻种子纯度的及早和快速鉴定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693 / 169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试论杂交水稻种子纯度分析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J].
张光恒 ;
钱前 ;
罗玉坤 ;
朱智伟 .
种子, 1999, (01) :31-33
[2]   水稻芽鞘紫线的发现与研究 [J].
席建民 .
中国农业科学, 1998, (01) :97-97
[3]   杂稻种子纯度海南种植鉴定中若干问题探讨 [J].
胡少奇 ;
李稳香 .
种子, 1998, (01) :57-58
[5]   水稻杂交种纯度与制种产量和不育系纯度的关系研究 [J].
李成德 ;
张文庆 ;
邓汉庆 ;
不详 .
种子 , 1994, (01) :48-49
[6]   杂交稻混杂退化问题研究 [J].
陆作楣 ;
赵霭林 ;
马祟云 .
中国农业科学, 1982, (03) :8-15
[7]  
Linkage studies in rice ( Oryza sativa L.): Flowering, growth habit and pigmentation[J] . C. V. Dhulappanavar.Euphytica . 1979 (2)
[8]  
A linkage group in rice ( Oryza sativa L.) involving anti-inhibitory genes[J] . C. V. Dhulappanavar.Euphytica . 1977 (2)
[9]  
Linkage between a basic gene for anthocyanin pigmentation and a complementary gene for purple septum in rice ( Oryza sativa L.)[J] . C. V. Dhulappanavar,Shanta R. Hiremath,G. P. Sathyavathi.Euphytica . 1975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