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贮藏蛋白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体系研究

被引:10
作者
张平平 [1 ]
张勇 [2 ]
夏先春 [2 ]
何中虎 [2 ]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
[2]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小麦改良中心/国家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重大科学工程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小麦; 贮藏蛋白; 高效液相色谱; 定性和定量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目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是定性和定量分析小麦贮藏蛋白的有效方法,在国外的应用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但在国内一直没有利用,也无开展系统的研究。本研究的目的是填补国内这一研究的空白。【方法】选用2个代表性品种中优9507(强筋)和京411(弱筋),系统研究了柱温、洗脱梯度、样品量、提取时间和进样体积对贮藏蛋白分离效果和量化的影响,并验证了分析重复性。【结果】结果表明,45mg面粉样品,使用50%正丙醇(v/v)和含有50%正丙醇(v/v)、1%二硫苏糖醇(w/v)的弱酸缓冲液(Tris-HCl,pH6.6),分别对醇溶蛋白和谷蛋白提取45min,可以使提取率达到90%。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分别进样10~15μl和15~20μl,可以使实际量化值接近理论量化值。针对我国小麦品种贮藏蛋白组成的特殊性对洗脱梯度进行优化后,提高了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与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之间的分离度。【结论】配合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PAGE)可以对贮藏蛋白各组分进行准确定性定量分析,为深入研究小麦贮藏蛋白和加工品质的关系提供了工具。
引用
收藏
页码:1002 / 100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Glu-1和Glu-3等位变异对不溶性谷蛋白含量的影响 [J].
刘丽 ;
周阳 ;
何中虎 ;
Pen~aRJ ;
张立平 .
作物学报, 2004, (11) :1086-1092
[2]   小麦醇溶蛋白毛细管电泳分离技术及其在品种鉴定上的利用研究 [J].
晏月明 ;
刘广田 .
作物学报, 1999, (02) :237-243
[3]   小麦籽粒高、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及其与品质关系的研究 [J].
朱金宝 ;
刘广田 ;
张树榛 ;
孙辉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1996, (01) :34-39
[4]  
Allelic variation at the Glu-1 and Glu-3 loci, presence of the 1B.1R translocation, and their effects on mixographic properties in Chinese bread wheats[J] . Euphytica . 2005 (3)
[5]   Importance of amounts and proportions of high molecular weight subunits of glutenin for wheat quality [J].
Wieser, H ;
Zimmermann, G .
EUROPEAN FOOD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2000, 210 (05) :324-330
[6]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gluten protein types in wheat flour by reversed-phase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eser, H,Antes, S,Seilmeier, W. Cereal Chemistry . 1998
[7]  
Over-production of HMW glutenin subunits coded on chromosome 1B in common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ukow O M,Forsyth S A,Payne P I. Journal of Genetics .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