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降丹对小鼠肾脏的毒性和机理探讨

被引:8
作者
陈荣明,许芝银
机构
[1]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外科教研室
关键词
白降丹,肾脏毒性,汞,丙二醛脂质过氧化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77.52 [];
学科分类号
1005 ;
摘要
通过肾脏汞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肾功能(肌酐、尿素氦)测定、光镜和电镜观察肾脏的病理变化、显示汞的金属硫化物──银法(LM)特染切片显示汞在肾脏中的沉积部位等手段,研究经皮肤创面较长时间外用不同剂量的白降丹对小鼠肾脏的毒性,发现每日外用0.2mg、0.4mg白降丹对小鼠肾脏的病理损害不明显,而用0.8mg白降丹则可产生明显的病理损害,且小鼠肾脏中的MDA含量明显增加,从而为白降丹的临床合理运用提供了依据。说明白降丹对小鼠肾脏的毒性机理可能与引起肾脏脂质过氧化作用增强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汞中毒临床研究进展 [J].
王淑芬 .
中国公共卫生, 1990, (11) :509-511
[2]   血浆丙二醛含量的测定方法—改良的八木国夫法 [J].
齐凤菊 ;
周玫 ;
陈瑗 ;
孔华 .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1986, (02) :15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