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的演进和启示

被引:3
作者
崔剑 [1 ]
凌江怀 [1 ]
李颖 [2 ]
机构
[1]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工业经济与政策研究部
关键词
农业经济; 产业组织; 集体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5.1 [生产组织];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农村改革以来,我国的农业生产普遍采用以家庭为核心的生产组织形式。但是,带有传统特征的小农家庭生产方式与市场经济所要求的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与冲突,决定了小农家庭生产将逐步消失的必然趋势。在我国农业当前的条件下,自觉的集体化是农业生产经营制度变迁的方向,这一路径选择须同时满足两个规定性假设,即能够产生"帕累托改进",并具备对环境的适应性及与其他制度的兼容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97 / 20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三农问题”的市场经济理论解析 [J].
赵磊 .
学术研究, 2005, (05) :36-42
[2]   农业企业化:中国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J].
胡鞍钢 ;
吴群刚 .
农业经济问题, 2001, (01) :9-21
[3]  
资本论.[M].(德)卡尔·马克思(KarlMarx)原著;曾令先;卞彬;金永编译;.人民日报出版社.2006,
[4]  
中国农业家庭经营制度.[M].阮文彪著;.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5]  
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林毅夫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