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社区公共文化的缺失与重建

被引:15
作者
潘泽泉
卞冬梅
机构
[1] 中南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农村社区公共文化; 社会主义新农村; 精神文明建设;
D O I
10.19327/j.cnki.zuaxb.1007-9734.2008.04.005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前我国农村社区的公共文化建设不容乐观,公共文化在农村的"缺场"现象普遍,农民主体性意识缺乏,农村社区公共文化生活在整个农村生活中日渐式微。农村社区的公共文化建设,不仅仅是政府给予什么的问题,重要的是让农民自己动起来。只有充分发挥广大农民作为主体的积极性,让农民真正参与到社区公共文化建设的实践中来,改变农民的"原子化"状态,才能建设出适合各地农民不同需求的农村社区公共文化。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 [1] 社会、主体性与秩序.[M].潘泽泉;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 [2] 法律秩序与自由正义.[M].高全喜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 [3] 社会学二十讲.[M].(美)杰弗里·亚利山大(JefferyC.Alexander)著;贾春增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
  • [4] 黄河边的中国.[M].曹锦清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
  • [5] 重构农民的公共文化生活空间——以鄂、豫、皖三省农村文化发展为例
    朱春雷
    杨永
    [J]. 甘肃理论学刊, 2007, (02) : 79 -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