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米象、玉米象及其杂交后代染色体的观察研究
被引:7
作者
:
杨志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西省粮油科学技术研究所
杨志远
黄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西省粮油科学技术研究所
黄培
吴国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西省粮油科学技术研究所
吴国雄
机构
:
[1]
江西省粮油科学技术研究所
[2]
江西省粮油科学技术研究所 南昌
[3]
南昌
来源
:
昆虫学报
|
1989年
/ 04期
关键词
:
米象;
玉米象;
杂交后代;
染色体组型;
D O I
:
10.16380/j.kcxb.1989.04.004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本研究观察表明,米象sitophilus oryzac 与玉米象Sitephilus z?m?is 的染色体数目都是22条(2n=22)。它们的第1—10对同源染色体及第①条非同源染色体的相对长度和着丝点类型基本相同。第②条非同源染色体,米象为中部着丝点类型,玉米象为端部着丝点类型。米象与玉米象杂交可育型后代的染色体出现杂交Ⅰ杂种及杂交Ⅱ杂种两类染色体。杂交Ⅰ杂种染色体倾向于米象,杂交Ⅱ杂种染色体的第10对同源染色体为端部着丝点类型,与米象及玉米象的都不同。
引用
收藏
页码:406 / 409+505 +505
页数:5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