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消耗强度变化及其因素分解研究

被引:7
作者
李德山
张淑英
机构
[1] 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能耗强度; 完全能耗系数; 直接能耗变化; 节能降耗; 能源利用效率; 产品技术变化; 最终需求结构; 节能减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06 [能源管理];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根据中国2000—2007年的可比价能源投入产出表,分析6部门的完全能耗系数变化趋势,并采用因素分解法,将能耗强度变动分解为直接能耗变化、产品技术变化和最终需求结构变化因素,分析不同因素对能源消耗强度变化的不同影响以及不同因素在各个部门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工业对煤、石油的完全能耗系数整体呈下降趋势;煤和石油的能耗强度总量呈负向变化,主要原因是其直接能耗强度变动;天然气和电力的能耗强度总量呈正向变化,主要原因分别是最终需求结构变动和产品技术变化;产品技术变化不利于农业、工业、建筑业、交运仓邮和其他非物质部门的能耗强度的下降。总体上看,国家的宏观调控和节能降耗措施产生了积极作用,但能源消耗强度存在反弹的趋势,因此仍需积极努力地实施节能减排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5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中国能源统计年鉴.[Z]..中国统计出版社.2021,
[2]   基于可比价投入产出表分解我国能源强度影响因素 [J].
夏炎 ;
杨翠红 ;
陈锡康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9, 29 (10) :21-27
[3]   单位GDP能耗的分解模型及其分析 [J].
丁乐群 ;
翟绘景 ;
何青 ;
黄萍力 .
能源研究与信息, 2007, (03) :146-153
[4]   基于AWD的我国能源强度变化因素分析 [J].
周勇 ;
李廉水 .
煤炭经济研究, 2006, (05) :39-43
[5]   基于投入产出方法的能源消耗强度因素模型 [J].
王玉潜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05, (06) :35-39
[6]   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性与因果关系分析 [J].
韩智勇 ;
魏一鸣 ;
焦建玲 ;
范英 ;
张九天 .
系统工程, 2004, (12) :17-21
[7]   能源消耗强度变动的因素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J].
王玉潜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3, (08) :151-154
[8]  
河北省能源投入产出研究.[D].蔡海标.石家庄经济学院.2008, 06
[9]  
2010中国能源发展报告.[M].林伯强; 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10]  
中国1992~2005可比价投入产出序列表及分析.[M].刘起运; 彭志龙; 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