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峰山安化—溆浦断裂带变形特征及ESR定年

被引:33
作者
杨奎锋
杨坤光
马昌前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雪峰山; 安化—溆浦断裂带; ESR(电子自旋共振); 流体包裹体;
D O I
10.16539/j.ddgzyckx.2004.03.006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安化—溆浦断裂是雪峰山西部一条重要的区域性断裂带。宏观上呈向NW突出的弧形 ,由数条从溆浦向南撒开的主断裂及其次级分支断层组成。显微构造、断层岩与石英脉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 (集中在 16 0℃附近 )均显示 ,断裂带以浅层脆性变形为主 ,最深动力变质岩仅为糜棱岩化绢云母千枚岩。断层岩中石英脉ESR(电子自旋共振 )定年显示 ,断裂在燕山期 (15 6 .9~ 136 .2Ma ,119.8~ 90 .6Ma)热流体活动强烈 ;而发育在上述两个时间段内的石英脉 ,不论在野外产状、显微构造及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上都存在明显的差异 ,由此初步推断 ,这两个时间段之间应是雪峰山中生代挤压与伸展运动的反转时期。
引用
收藏
页码:263 / 26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 [1] 湖南中生代陆内构造变形的深部过程:煌斑岩地球化学示踪
    梁新权
    范蔚茗
    王岳军
    [J]. 地球学报, 2003, (06) : 603 - 610
  • [2] 扬子地块南缘元古代浊积岩源区风化特征和源岩性质的沉积地球化学记录
    顾雪祥
    刘建明
    Oskar Schulz
    Franz Vavtar
    唐菊兴
    王乾
    [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3) : 221 - 235
  • [3] 雪峰山西侧地带的地洼型造山-造盆作用
    王伏泉
    梁新权
    [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2, (02) : 121 - 125
  • [4] 中国华南活化区历史-动力学的初步研究
    陈国达
    杨心宜
    梁新权
    [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1, (03) : 228 - 238
  • [5] 中扬子地区碰撞造山形变作用的3个演化阶段
    孙岩
    舒良树
    朱文斌
    郭继春
    陈祥云
    M. Faure
    J. Charvet
    Lin Wei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 (06) : 455 - 463
  • [6] 雪峰山中段金矿区主要断裂带构造特征及其动力学
    孟宪刚
    冯向阳
    邵兆刚
    杨美玲
    朱大岗
    王建平
    [J]. 地球学报, 2001, (02) : 117 - 122
  • [7]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裂陷盆地与伸展山岭耦合机制
    刘和甫
    梁慧社
    李晓清
    殷进垠
    朱德丰
    刘立群
    [J]. 地学前缘, 2000, (04) : 477 - 486
  • [8] 论雪峰山构造带中生代变形
    梁新权
    范蔚茗
    王岳军
    胡宝清
    [J]. 湖南地质, 1999, (04) : 225 - 228
  • [9] 断裂成矿年龄的α石英ESR研究
    梁兴中
    高钧成
    [J]. 矿物岩石, 1999, (02) : 70 - 72
  • [10] 雪峰山陆内造山带的构造特征与演化
    丘元禧
    张渝昌
    马文璞
    [J]. 高校地质学报, 1998, (04) : 73 - 84